实验室原为“浙江省服务机器人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8年12月,主要从事信息无障碍、人工智能、云边端一体化、软硬件协同等领域技术研究与应用创新。实验室在首期建设完成后的绩效评价结果为优秀。在2023年6月12日公布的《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公布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9—2021年度绩效评价结果优秀名单的通知》中实验室再次被评为优秀。结合我省的战略需求,为达成“共同富裕”战略的全民普惠目标进行优势调整后重新布局,于2024年7月重组成功。
实验室针对浙江省积极打造数字变革高地,建设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强省战略需求,充分发挥浙江大学在人工智能与信息无障碍、智能系统与交互等方向的技术优势,攻关无障碍感知与协同相关领域关键科技问题,研究无障碍感知、云边端协同控制、包容性人机交互技术等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助力我省乃至全国的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打造全球领先的无障碍感知与服务生态,实现科技普惠全民的目标。
实验室主任卜佳俊教授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学术委员会主任为王怀民院士,副主任为陈纯院士和胡事民院士。
实验室主持国家和省部重大科技项目100余项,获发明专利授权200余项,牵头制定国家标准2项,参与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5项,全国行业协会一等奖2项,RedDot、iF、IDEA等国际顶级设计奖项100余项。
实验室研发的无障碍合规性检测系统WAAE被中国信通院采购成为我国移动应用无障碍年度检测专项工具;主持构建全国统一的无障碍信息服务平台,支撑中国残联和20多个省(区、市)残联的9大类核心业务,为3565.9万残疾人提供康复、教育、扶贫、就业等服务;研制的无人驾驶相关感知与控制系统成功落地全球最大港口宁波舟山港,形成行业内最大规模的无人集卡运输车队;开创智能平衡车等无障碍感知与智能人机交互三项百亿产业,支撑多家公司成功上市。